本文转载自:达州市人民政府官网/http://www.dazhou.gov.cn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厕所革命”的决策部署,全面提升我市厕所卫生状况和服务水平,有效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厕所革命”工作的意见》(川办发〔2018〕89号).新要求和《四川省推进“厕所革命”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全省2018—2020年新改建厕所目标任务分解表〉的通知》(川厕办发〔2018〕3号).新下达我市2018—2020新改建厕所目标任务,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实施范围。
1.城市“厕所革命”工作组。主要实施包括,城乡(镇、街道)公共厕所:环卫公共厕所、公共场所配套公共厕所等社会对外开放公共厕所;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厕所;学校厕所;医疗机构厕所;机关事业单位对外开放厕所;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公共场所厕所。
2.农村“厕所革命”工作组。主要实施包括:农村公共厕所;农村户用厕所。
3.交通“厕所革命”工作组。主要实施包括: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等交通沿线厕所;汽车客运站、水路客运码头等交通节点厕所;加油站厕所;火车站厕所。
4.旅游“厕所革命”工作组。主要实施包括:A级旅游景区、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厕所;乡村旅游点、农家乐厕所;风景名胜区厕所;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厕所;水利风景区厕所;地质公园厕所。
本方案所指厕所,即全市各行业公共厕所和农村户用厕所,其中公共厕所指全市各县(市、区)、达州经开区、乡(镇、街道)市政公用部门管理及产权单位管理供公众使用的厕所。
(二)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市新建、改建公共厕所755座,新建、改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58561户,力争实现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粪污治理取得积极成效,实现各行业公共厕所总体数量和服务半径满足群众如厕需求,公共厕所设施配套和服务功能基本完善,女性、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如厕便利性明显提高,公共厕所长效管理机制健全完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分别认真对标省上下达《达州市各行业2018—2020年新改建厕所目标任务分解表》(详见附表),统筹全面完成省上下达的三年目标任务。
二、重点任务及责任分工
(三)开展厕所普查。全面开展调查摸底,理清存量公共厕所现状,查实基础信息和运行状况,按照“一厕一表”要求建立运行管理台账。同步开展农村户用厕所调查摸底工作,以县(市、区)、达州经开区为单位,准确掌握农村户厕数量、布点、模式等现状信息,建立专门台账。〔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经开区管委会。以下责任单位均包括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经开区管委会〕
(四)编制专项规划。各县(市、区)、达州经开区充分利用厕所普查成果,根据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12)《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等相关规范标准,结合城镇、交通、旅游、美丽新村等建设工作,科学布局,统筹编制县(市、区)、达州经开区公共厕所建设专项规划,报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经开区管委会批准后,于2019年3月31日前上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及各“厕所革命”专项工作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会同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等相关部门,结合城镇、交通、旅游、美丽新村等建设工作,科学布局,统筹编制达州市公共厕所专项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于2019年5月31日前上报省推进“厕所革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农业农村局综合考虑农村卫生健康、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等要求,抓紧研究制定农村改厕专项规划。(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五)执行标准规范。依据《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16)、《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8973—2016)和《汽车客运站建设规程》(DB51/T2431—2017)等相关标准规范,严格执行厕所技术标准,认真做好厕所设计建设和管理工作,合理确定各类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公共建筑的厕所设计和建设标准。突出人性化设计,合理确定男女厕位及第三卫生间设置比例,适当增加座便器数量,人流集中场所女厕位和男厕位(含小便站位)的比例不应小于2:1,汽车客运站及其他公共厕所女厕位与男厕位比例不应小于3:2。加大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充分考虑女性、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如厕便利问题。(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六)加强科技支撑。加强新型厕所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成果转化,鼓励产学研合作,针对我市地域特点推广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厕所处理技术,大力发展环保、节水、节能型公共厕所。以2017年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厕所革命:技术与设备指南》为依托,鼓励采用生物除臭、生物降解、微水冲、真空气冲、无水冲、泡沫封堵,大力推广使用玄武岩纤维等新材料和新技术。(责任单位:市科学技术局)
(七)发展装配式厕所。开展装配式厕所试点,总结推广**经验和典型示范,改善提高装配式厕所建设质量、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厕所建造方式变革创新,结合2018—2020年厕所建设目标任务,积极推广使用装配式厕所,大力提升装配式厕所在新改建厕所中的比例。(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市科学技术局等相关部门)
(八)加快厕所建设。
1.城乡公共厕所。
城市公共厕所。到2020年,完成76座新、老城区公共厕所的新建与改造任务,基本实现一般城市建成区每平方公里保有3—5座公共厕所。(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公共文化设施厕所。到2020年,完成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厕所37座新建与改造任务。(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乡(镇、街道)公共厕所。重点完善乡(镇、街道)政府所在地环卫公共厕所、乡(镇)卫生院、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集贸市场等公共场所配套公共厕所等建设改造。到2020年,完成108座乡(镇、街道)公共厕所新建和改造任务。(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农村公共厕所。到2020年,完成380座农村公共厕所的新建和改造任务。(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2.交通厕所。
交通沿线厕所。按照车辆行驶每2小时左右应有1座厕所的需求,重点做好交通沿线厕所的选(布)点与建设工作,通过创建星级服务区、开放沿线公路服务管养设施厕所和开放改造加油站厕所等方式对现有交通沿线厕所进行改造提升。到2020年,完成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厕所9座、加油站厕所15座的新建与改造任务。(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交通节点厕所。按照《城市公厕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9号)、《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12)及交通运输行业相关规范标准,明确客运站、水路客运码头等交通节点与市政的管辖范围,做到厕所建设不留死角,并根据日均客流量对不符合建设标准的客运站、水路客运码头等交通节点厕所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到2020年,完成客运站、水路客运码头等交通节点厕所11座的新建和改造任务。(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3.景区景点厕所。
旅游景区景点厕所。按照国家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等的建设标准,根据景区发展需要,加大旅游景区厕所建设改造。到2020年,完成全市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等旅游标准化厕所24座的新建和改造任务。(责任单位: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其他景区景点厕所。除国家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等外,全市各乡村旅游点、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水利风景区等区域厕所,其设计、建设与改造要与当地文化元素、地域特色相融合。到2020年,完成全市国家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以外景区景点标准化旅游厕所95座的新建和改造任务。(责任单位: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4.农村户用卫生厕所。依据《农村户厕卫生规范》(GB19379—2012)等相关标准规范,按照“因地制宜、一村一策、集中连片、整村推进”的方式,统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宜居乡村建设、易地扶贫搬迁等政策,加快实施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工作。同步加强粪污治理,有机衔接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加快实现农村卫生厕所全覆盖;借鉴**经验,积极探索推进沼气池改厕工作;综合考虑村庄区位、农户数量、聚居程度,结合经济条件和管理能力,选择适宜的污水收集和处理模式。污水管网未覆盖的地区,因地制宜推广以村为单位的中小型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或以户为单位的生活污水及粪污一体化处理设备。
到2020年,城市近郊、县城周边等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基本完成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无害化改造,厕所粪污基本得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厕所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其他基本具备条件的地区,力争实现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左右。到2020年完成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改造58561户。(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九)规范公共厕所管理。
1.加强运营管理。按照《城市公厕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9号)等有关规定,健全公共厕所运营管理长效机制,加强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保持公共厕所的设施设备完好,达到“四净、三无、两通、一明”(即地面净、墙壁净、厕位净、周边净,无溢流、无蚊蝇、无臭味,水通、电通,灯明)的要求。(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2.提升服务质量。依据省上统一制定的公共厕所标识标志指引标准,规范全市公共厕所标志名称和设置标准。加强公共厕所信息化、智能化服务,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政府网站等多种渠道,推广使用“城市公共厕所云平台”,推动“互联网+公共厕所”,让广大市民参与公共厕所建设管理和监督工作,反馈公共厕所使用中的问题,实现共治共享。(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3.创新建管模式。鼓励以购买服务等方式,引进专业化企业进行品牌化、规模化连锁经营,确保公共厕所干净无味、卫生实用。鼓励采取PPP模式、委托模式、认养模式,引进专业厕所管理公司进行集中管理,利用企业广告、自动售卖等多种模式,创新开发厕所商业业态。探索景区厕所纳入景区经营服务项目整体运营管理,商业集中区公共场所与商铺、摊位经营挂钩,城市公共厕所采取公私合营等模式。鼓励将厕所管理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范围,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将厕所的日常保洁、维护承包专业保洁公司统一负责。(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4.统筹公益劳动。将有劳动能力的群众领取政府补助类资金与参与公共厕所保洁等公益性劳动统筹研究。坚持“因事设岗,按岗定人”原则,开发一批“厕所革命”公益性岗位,统筹脱贫攻坚就业扶贫,优先安置贫困户、就业困难户。加强政策和资金支持,研究制定就业扶持政策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政策,同时鼓励厕所经营管理主体提供公益性服务岗位,吸纳贫困劳动力等就业,保障从业人员合理工资和社会保险。(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三、保障措施
(十)加强组织领导。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分别对三年行动方案中“城市”“农村”“交通”“旅游”厕所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达州经开区,进一步完善各子方案。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经开区管委会要强化组织领导,明确牵头部门和相关部门责任分工,把抓好“厕所革命”纳入民生实事,作为城乡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严格按照三年行动方案,制定本地区“厕所革命”实施方案,细化年度建设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工作责任,全力推动“厕所革命”各项任务按期完成,并及时将本地区推进“厕所革命”的具体实施方案上报市推进“厕所革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市级行业主管部门按照职能职责做好督促指导服务。
(十一)加强政策引导。在“厕所革命”规划、用地、立项、审批、水电等方面依法依规给予倾斜支持,通过土地、资金、税收等配套措施,全面推进厕所建设管理工作。建设独立厕所可采取划拨方式供地,出让土地中配套建设公共厕所的,可将公共厕所建设要求作为出让条件,并与主体建设项目同步建设、同步验收。鼓励利用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公共厕所。
(十二)加强督查考核。将“厕所革命”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推动地方党委、政府履职尽责。由市推进“厕所革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安排,定期组织对各地推进“厕所革命”工作情况进行监督考核,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总结宣传好经验、好做法,督查考核结果与资金支付挂钩,强化督查结果运用。各地要建立相应考核体系,紧扣“厕所革命实施方案”和年度建设任务,加大督查考核力度,确保“厕所革命”各项任务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