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材料要求
1.钢结构使用的钢材、涂装材料、焊接材料、紧固件等应具有质量证书。
2.进厂的原材料,应具有生产厂的出厂质量证明书,并应按合同要求和有关规定在甲方、监理的见证下,进行现场取样、送样、检查和验收,并且做好检查记录,同时应向甲方和监理提供检验报告。
3.在加工时,如若发现原材料有缺陷,必须交由检查人员、技术人员进行研究处理。
4.材料代用需要由制造单位事先提出技术核定单,待向甲方和监理报审,经设计单位确认以后才可以代用。
5.严禁使用材质损坏的材料。
6.焊接材料应集中管理,需要建立专门的仓库,库内要保持干燥,通风良好。
7.涂料要符合设计要求,存放在专门的仓库内,不得使用过期、变质、结块的涂料。
二、主要机具:钢结构生产长用工具。
三、作业条件
1.完成施工详图,并经原设计人员签字认可。
2.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等各种技术准备工作已经准备就绪。
3.各种工艺评定试验及工艺性能试验和材料采购计划已完成。
4.主要材料已进厂。
5.各种机械设备调试验收合格。
6.所有生产工人都进行了施工前培训,取得相应资格的上岗证书。
四、操作工艺
1.放样、号料
2.切割
3.矫正和成型
4.边缘加工(包括端部铣平)
5.制孔
6.摩擦面加工
7.管球加工
8.组装
五、质量标准
六、成品保护
1.在制作过程中,各工序间都需要有成品保护措施,上道工序交给下道工序需要符合相关规定和设计要求。
2.边缘加工的坡口处需要涂保护膜,并且注意不要碰撞。
3.矫正和成型零件或者是组装好的半成品,在进行堆放时,所设置的垫点和堆放数量合理,防止压弯变形。
4.经过处理的摩擦面应采取防油和防损伤方案。
5.已涂防腐漆的零部件、半成品和组装件,需要防止磕碰,如果有磕碰,需要再用防腐漆补上。
七、应注意的问题
1.技术质量
如果对钢材有疑义时,应抽样进行复验,只有当试验结果达到标准和技术文件的要求时,才可以采用。
2.安全措施
1)要认真执行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
2)对用电设备采取漏电保护措施,以防触电。
3)对起重机要严禁超载吊装。
4)各工种操作时,一定要佩带好劳动保护用品。